藥圣李時珍
在歷史上對醫學有研究的不僅有神醫華佗,還有藥圣李時珍,他編寫的《本草綱目》對醫學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。所以有好些地方擺放了這些歷史名人雕塑,來表達對他們的崇敬之意。
一天,李時珍和大徒弟王廣和來到湖口,見一群人正抬著棺材送葬,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。李時珍上前一看,見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鮮血,于是趕忙攔住人群,讓抬棺材的人停下來,眾人聽了,面面相覷,不敢相信。李時珍看出了大家的心思,反復勸說,終于使主人答應開棺。先是進行了一番按摩,然后又在其心窩處扎了一針,不一會兒,就見棺內的婦人輕輕哼了一聲,醒了。不久之后,這名婦女又順利產下一個兒子,原來這名婦女是因難產而陷入假死。
公元1951年在世界和平理事會維也納會議上,中國明代的李時珍,作為唯一的醫藥學家,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首批名單之中,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瞻仰。俄羅斯人民對這位醫學家也十分崇敬,李時珍的大理石雕像至今被鑲嵌在莫斯科大學禮堂的長廊上,英國著名漢學家李約琴在其的《中國科學技術史》中高度評價了李時珍的成就。
李時珍之所以能夠完成這樣的不平凡的著作,最主要歸功于他那的對中醫的濃厚的興趣以及鍥而不舍的進取精神。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,其實不能貴賤,自己感興趣的就是最好的,有了興趣就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。接下來就是恒心與毅力了,只要有足夠的恒心與毅力就會一往無前了!可惜的是,李時珍并沒有親眼看見《本草綱目》的出版,由于長年的艱辛勞累,李時珍病倒在床。病中他囑咐他的孩子們,將來把《本草綱目》傳布于世,為世人造福。幾經周折,李時珍去世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596年,《本草綱目》出版了,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傳播,成了醫生們的必備書籍。
后來又先后被譯成日、法、德、英、拉丁、俄、朝鮮等十余種文字,傳遍世界。李時珍對人類的貢獻是如此大,因此深受后人的尊敬,他被列為古代世界名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