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佛像
發布時間:2019-12-06點擊量:47
銅佛像是指用銅或者是青銅鑄造的佛像,大型室外的佛像一般為銅佛像。那銅佛像是如何產生的呢,又有什么宗教文化內涵呢?這個得從佛教建立說起。佛教創立者是兩千多年前印度大陸的迦毗羅王國的王子,姓喬答摩,名悉達多。
因為他是釋迦族人,人們尊稱他為釋迦牟尼,意思是“釋迦族的圣人”。釋迦牟尼圓寂之后的最初幾百年間,佛教尚未傳遍亞洲各國,但是當時在印度已經出現了各種不同的佛教教派。后整合為三大主要派別:小乘佛教、大乘佛教、密宗佛教。
小乘佛教又稱“僧人之道”其思想最接近佛陀的教導,小乘佛教在斯里蘭卡極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占領主導地位。公元初年,大乘佛教逐漸興起,其佛理更具有包容性與改良性。大乘佛教下分禪宗、凈土宗等多種派別。
銅雕產生于商周,以銅料為胚,運用雕刻、鑄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種雕塑。銅雕藝術主要表現了造型、質感、紋飾的美,多用于表現神秘有威懾力的宗教題材,例如佛像。
銅佛像的造型大多是威嚴粗獷、端莊沉穩之態,表現出堅實渾厚、福麗輝煌的質感。銅雕的紋飾主要為饕餮紋,或以動物頭部造型,再以鳥、獸、蟲、魚部分形體組成抽象的圖案來襯托銅雕造型。中國歷史上重要的銅雕藝術品有西周的“伯矩”,晚商的“司母戊”鼎以及漢代的“馬踏飛燕”。